新加坡疫情将迈向第三阶段解封!开放更多经济、社交活动和学校课程!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丨文社科专业留学申请答疑解惑

  • 海口 伍晓琳
  • 2021-12-19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丨托福&雅思微讲座

  • 海口 张山背美
  • 2021-12-13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活动预告丨美国本科名校申请规划

  • 海口 伍晓琳
  • 2021-12-07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求学香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

  • 海口 彭晓翠
  • 2021-11-26 15:00
查看详情

专家讲座浓情感恩季,与你常相伴

  • 海口 海南立思辰留学
  • 2021-11-21 15:00
查看详情

  随着当前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新加坡政府早在9月底就曾宣布了一系列放宽措施,当时新加坡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在记者会上也曾透露会加快第三阶段解封期的规划进程。

  开放第三阶段采用“四管齐下”战略

  根据新加坡目前的情况,政府有关人士也表示未来几个月将会安全地开放更多经济和社交活动,这包括从冠病疫苗、病毒检测、追踪工作和安全措施四管齐下,确保新加坡始终处于抗疫的最有利位置。

  第 1、确保能够尽早获得有效疫苗

  在疫苗方面,新加坡正在积极地努力,与多家制药公司采购新冠疫苗,并支持本地疫苗的研发。新加坡作为新冠疫苗全球获取基金的早期支持者,这项基金加速了新冠疫苗的开发、生产与公平获取。

  第 2、增强检测能力

  在检测方面,目前新加坡本地的检测能力比较有限,政府还在评估侵入性更小、能更快产生检测结果的新型检测技术。

  第 3、确保对感染者进行快速的接触者追踪和隔离

  对于这一点,王瑞杰表示,迅速采取行动是限制病毒传播的关键。目前联络人追踪小组做得很好,并且很好地使用了追踪器等数字工具。

  第 4、是要坚持安全管理措施

  王瑞杰表示:“保持社区感染率低是安全重新开放经济的关键。”

  新加坡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将在接下来几周,公布更多有关新加坡如何迈向第三阶段解封期的计划详情,这包括进入第三阶段的预期时间表,以及调整团体聚会和大型活动的人数限制。

  学校可恢复更多课外活动

  随着新加坡监测和追踪2019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的能力有所提升,学校也将实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新加坡教育部近期也宣布学校可恢复更多课程辅助活动。

  · 从十月中,学校可在年终考试后恢复更多活动,包括在校外进行的课程辅助活动,全国安全游泳课程、学习之旅和实习等。

  · 学生也可以参加跨校活动,如:课程辅助活动策略伙伴计划和竞赛。

  · 学校也能开放管乐活动、戏剧和演出活动,不过这类活动的参与人数限制在五人以内,而且必须有一名老师或指导员在场。

  不过病毒传染风险较高的活动,如跆拳道、橄榄球等近距离肢体接触的活动,以及歌唱和露营则继续暂停。

  明年起,因冠病疫情而暂停的全国校际运动会以及新加坡青年节艺术展演汇将复办,新加坡外展训练中心也可主办户外学习活动。详情届时将会另行公布。

  · 配合新加坡预防冠病的安全指导建议,课外活动的人数顶限从20人提高到50人,包括导师在内。

  · 学生之间须保持一米距离,因运动无法戴口罩的学生之间则须保持至少两米距离。

  · 至于无法保持安全距离的活动,学生应被分成小组,每组五人,各组间必须保持一米距离。如果无法戴上口罩,则必须保持至少三米距离。各组之间也应减少交流。

  · 学生到校外活动时,应尽量减少与公众的接触。

  · 参加跨校活动时,学生应归入固定的组别,减少同其他组的接触。

  · 学校将继续对包括教练和教员在内的所有到访者进行筛查,以发现发烧和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并确保他们遵守所有安全管理措施。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循财指出,教育部正谨慎地恢复学校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不是回到过去的做法。戴口罩、安全距离和检测在未来会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可以一步步地在学校建立‘新常态’,让学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接受完善的教育。”

留学活动报名中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